“再晚半小时,人可能就没了。”半个多月前,55岁的刘先生两小时内呕血4次,失血量逾1000毫升,相当于把全身四分之一的血“吐”了出来。近日,经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消化内科精心救治,刘先生康复出院,面色红润,步伐稳健,与入院时判若两人,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神气。
刘先生年轻时嗜酒如命,45岁便被酒精性肝硬化缠身,近5年来肝腹水如影随形,却因“没觉得不舒服”而多年不复查。前不久,他突然感到腹胀、头晕、冷汗直流,紧接着便是呕吐鲜血,反复多次,足足有1000多毫升。
在刘先生命悬一线之际,他的女儿带着父亲慕名求诊市北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李凯,接诊后立即启动急救:心电监护、一级护理、禁食、降门脉压、升压、补钾、护胃、抗感染、输血、补铁、补充白蛋白。刘先生血压逐渐稳定,但腹水问题依然棘手。经过多次利尿治疗效果不佳后,李凯果断决定改为腹腔穿刺引流,先后共排出腹水5000余毫升,仿佛从肚子里拿掉一个足球,患者顿感轻松。
两周后,刘先生的病情明显好转,血压稳定,血红蛋白上升到了88g/L,血清白蛋白也达到了35g/L。按《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、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(2025版)》进入二级预防,即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第二次出血,李凯为其行“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”:胃镜进入食管,在曲张静脉根部套入橡皮圈,像“扎头发”一样勒闭血管,15分钟无创完成。观察一周无再出血,刘先生便顺利出院。
“肝硬化食管、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,就像死神的镰刀,是上消化道出血中最凶险的一种。” 专家介绍,肝硬化最可怕的不是肝本身,而是悄悄长出来的“后门”——食管、胃底静脉曲张。他形象地比喻:肝硬化像一座“老楼”,静脉曲张鼓起的血管像年久失修的“水管”,不出事则已,若爆裂引发“血崩”。
这种疾病到底有多凶险?一组数据足以让人触目惊心:每两名肝硬化患者,就有一人出现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;这些曲张血管里,每三条就有一条迟早会破裂,单次出血量可达1000~2000毫升,相当于全身血量的1/4到1/2,死亡率高达20%;更令人揪心的是,首次出血后1年内再出血率高达70%,而首次出血后1年内死亡率高达30%。
如何避免这种凶险的疾病呢?预防胜于治疗。专家说,肝硬化食管、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防,关键在于控制肝硬化的进展。
首先,病因治疗。其次,合理饮食。最后,定期随访。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,定期检查至关重要。即便没有食管、胃底静脉曲张,也应2-3年复查胃镜。一旦发现食管、胃底静脉曲张立即干预。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、内镜下治疗、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。
启盈优配-启盈优配官网-实盘股票配资-网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